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婆媳关系咨询 >> 教你如何改善婆媳关系-绍兴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教你如何改善婆媳关系-绍兴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3-12     作者:绍兴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婆媳冲突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和婆婆处理不好关系而影响家庭和谐,这在我们的国家里是非常常见的。而阻碍家庭和谐的最大障碍就是家庭成员的沟通。常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对对方错,都觉得自己委屈,然而每个家人却都受到了伤害。


 婆婆的眼里,儿子不向着她,媳妇不够孝顺,感觉人老了说话不管用了,感觉到很受伤和愤怒。媳妇的眼里,这个老女人管的太多,丈夫也不能依靠,始终没弄明白到底嫁给了男人还是嫁给了这个老女人,心里装着太多的委屈苦闷。丈夫的眼里,则不能理解这两个女人为什么大事小事都能计较成那样,而且谁也不能得罪。左边一个媳妇,右边一个妈,都掉到河里去,你能先扔下哪一个?躲在一旁的孩子则更莫名其妙:大人们有时间吵架也没时间管我。虽然大人们在为更好的抚养孩子而争夺,但显然大人们在争夺的中心已经是谁更有权利而忘记了孩子是否已经得到照顾。

 其实在这个过程里,你们没有谁对了谁错了,三个不同角色的人在一起,就是三个不同价值观的交汇。你们都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并期待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玩,这样很容易就会失败而感觉不好。


 在你和婆婆的这段无可奈何的关系里,你能够做的也只有理解婆婆和丈夫,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影响他们的改变,而不是一直觉得委屈想让他们改变来适应自己。

 image.png

首先要理解并接纳婆婆

婆婆也是个人,需要被人理解。停止冲突要从理解婆婆开始。然后你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她和平相处。我相信你自己改变的时候,她和丈夫都会跟着改变。

“婆婆喜欢用她的方式管理家,甚至我屋里摆放的婚纱照和其他小摆设她都看不顺眼。”这种现象非常的常见,婆婆要跟媳妇争权利,谁更有地位。尤其你婆婆是一个单亲妈妈,会更要强一些。如果这时候你直接要求婆婆做出改变就就只能让自己感觉受伤了。我们年轻人要改变自己的习惯都很难,何况习惯已经使用了一辈子的老人。

 你首先要看到婆婆的心理游戏,她到底想证明什么,她在渴望什么。

“对丈夫哭泣,说她还不如死了。婆婆以自残的方式表达她的绝望。”、“以后孩子怎么管,我说了算”、“他洗完澡,婆婆还抱着他的脚给他剪指甲”等等婆婆的这些行为,无非是想向你证明这些东西:儿子是属于我的,我拥有这个男人,我用我的方式表达着我的拥有。你们不能忽视我,不能排斥我,如果我感觉到被你们冷落和排斥我就会用自残的方式引起你们的注意力,激发你们的可怜和同情来关注我。


 其实婆媳关系冲突的实质就是谁拥有男人,谁拥有权利。儿子在结婚后,就意味着离家。而作为母亲,尤其单身母亲辛苦半生,孩子是他唯一的重要财产。如果一样东西跟随了你几十年,你会不会去珍惜——你肯定会觉得那特别高贵。何况是对婆婆来说最珍贵的儿子。她爱着儿子,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依然拥有。在本能的世界里,如果你要跟母亲抢孩子,她会恶狠狠的用尽所有力气和你争斗。

同时婆婆也希望继续通过能为儿子做事表达自己的价值。母亲最大的价值感就来自于对孩子还有用。人在老了后不愿意承认自己老的方式之一也是想通过能做事情能控制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她代替你为家里的男人做很多事也可以理解。

 把婆婆包含进来

婆婆并不是要真的排斥你,要和你对着干。她想要的,只不过是想被儿子的新家包含进来。这是几千年来有了人类就有了的心理规律:媳妇从婆婆那抢走了儿子,拆散了他们的关系,形成了新家,让婆婆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了。她想参与进来,想加入,想一直跟自己的孩子保持连接。也想要被媳妇感恩,她用了几十年养育了儿子,最后却要来伺候媳妇,她想要被媳妇尊重,想要媳妇的感恩来给她价值感,并以此证明,儿子依然是属于他妈的,永远不会改变。她并不是要真的跟你计较,而是想要一些东西。

 老人脑子不容易转过来,但是你可以明白:男人可以即拥有老婆又拥有妈,不冲突。因此你无需跟她争。虽然在意见和陪伴上你们会有冲突,但这并不影响你们在他心里的地位。

你把家里这个老女人像孩子一样去宠,看着她偶尔的任性、无理取闹,你允许你们之间有差异,并尊重这个差异。你可以不必放弃自己的观点,但依然尊重她,你并没有被侵犯,所以无需感觉到被侵犯或者被排斥。因为你本身就是值得爱的,你从来都拥有至少丈夫的爱。同时,你也属于这个家庭,爱不是一个馅饼,不是婆婆、孩子与妻子分割这个人的爱,而是同时爱,不一样的爱,都是完整的爱。

 你只是需要把她包含进来,她是你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认可她,承认她,就像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家庭成员一样,她也是。你会看着丈夫有很多时间陪孩子,就跟很多时间陪妈妈一样,这只是因为爱。不同的可能是,婆婆给你的爱没有给她儿子的多,但我相信随着你对她的爱的增多,她的界限也会消失。因此,你首先需要放下敌对的界限,尝试下用爱去融化她。

 如果你愿意做的更多的话,你可以去欣赏这样一个辛苦的妈妈,她有着很厚的母爱。

image.png

和丈夫及婆婆及时沟通自己的感受

除了上面潜意识里的动力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沟通不及时导致的。比如“他们俩用我听不懂的家乡话讨论剧情”,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生活了几十年,都成了一种习惯了,而不是为了排斥你。如果你感觉不好,就应该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而不要期待着你不说,他们自动知道你的感受,自动改变他们的相处方式。

 而婆婆对丈夫做了很多事自己不舒服后,如果你不表达,他们不会猜到。婚姻和家庭中最忌讳的就是“猜”。“我感觉不舒服了,我不说你马上就应该知道”,这是对伴侣过高的要求。在婆婆和丈夫眼里,他们的很多动作只是几十年的一个习惯,并不是针对你。你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找他们沟通,表达看到他们亲密时自己会感觉到被冷落,也希望有一些时间得到婆婆和丈夫的照顾。

 鼓励丈夫完成自我分化

丈夫是婆媳关系里的核心人物,是轴心。丈夫的偏向关心等处理对婆媳关系是影响巨大的。从进化意义上看,孩子长大成人后,是需要建立新的家庭,离开原来的家庭的。一个健康的个体在感情上需要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分离。家庭治疗鼻祖鲍温把这个过程称为自我分化,也就是随着成长,母亲要与子女间的融合分开。母亲与孩子的亲密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过度粘着,则是一种没有长大的成长固着。如果亲子关系之间是一种紧密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就成为了一种病态,鲍温称之为“未解决的情绪依恋”。如果再严重就是界限的完全丧失,也就是共生:母亲和孩子纠缠在一起,没有界限,难以分离。

 因此丈夫需要走出旧家,走进新家。即保持好对母亲的爱,又保持独立性不要过度。表达好对母亲的爱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家庭的建设中去,完成薪火的传递。鼓励母亲去更多的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儿子身上。

 这个过程中你能做的就是有效表达,鼓励丈夫而不是抱怨或埋怨。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幸福的婚姻。婆媳关系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到夫妻婚姻的幸福。因此不仅为了自己,为了婚姻,更为了孩子你也要建设好夫妻的幸福。

父母是孩子眼中的榜样。孩子的行为模式、感知世界的方式等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是耳濡目染的学习而非耳提面命的学习。因此你跟婆婆的计较会被孩子观察并学习到,并成为一个计较的人。

 夫妻不好的关系也会直接冲击到孩子。当你们有情绪的时候,你们的情绪会向家庭中最脆弱的成员流动,孩子就会首先感知到并首先被影响。他可以敏感的觉察到父母的情绪,并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好而让他们有了情绪,甚至容易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婆婆或老公对我一点都不好,让孩子对某个家庭成员产生了分裂感。

 和谐幸福的婚姻关系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建立安全的成长环境。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与生俱来的“渴望被爱、渴望被尊重、渴望与世界连接和沟通”的本能,而一个幸福的家庭才是真正能满足他这些渴望的地方。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