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解读情绪——压抑-杭州西湖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6-16 上海中学生跳楼,让大家无比惋惜一个鲜活生命的失去,一个家庭的破碎。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影响我们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情绪。 首先,要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是有负面情绪状态的,负面情绪是很有价值的,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比如你的需求,你的期待等等,我们需要去了解这个情绪背后的信息,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其次,其实情绪的本质是一股能量,所以某个角度来说并没有真正的负面情绪一词。因为情绪就是一种隐藏的语言,就像是一位信使,是从我们内心送出来的,这些部分渴望与我们沟通,渴望被听到,被理解,被满足。如果我们选择拒绝这封信,那他/她就会一次次的来,就比如我们接收的快递,如果你没有接到快递,快递员就会一次次给你打电话,发信息,确保你收到了为止。有时候白天的情绪我们不接收,被理性压抑下去,那晚上在梦里会出现一些让我们匪夷所思的画面。 所以,在觉察自我情绪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负面情绪背后的价值,今天我们会跟大家聊聊压抑。 说起压抑这种情绪,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在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中,当你遇到感觉很难挨的状况时,我们会因为环境、身份、经济、道德等原因让自己理性的忍一忍,这种忍虽然在当时也许并没有感受到有压抑的部分,但至少这种应对方式在当时让我们获得了安全感,没有破坏关系。 因此,压抑的情绪一般出现在当我们当下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准备好去应对冲突或者矛盾的时候。 也许你会说,既然压抑这么不好,容易让我憋成内伤,那我遇到矛盾就真实的做自己完全不压抑,直接爆发行不行?当然也是不行的。 每一次压抑的背后是直接避免了一场内心暂时不愿意面对的冲突和分歧。至于我们还要不要选择压抑,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面对真实的自己,表达真实的自己,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 压抑的情绪模式是从何而来呢?那需要回到我们的童年,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只能依赖我们的父母或者重要养育他人,因此,不压抑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压抑让我们可以退回到自己熟悉的空间内,让我们感觉到暂时的安全。 可是,压抑虽然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安全,但这种情绪状态还有衍生出委屈,甚至是会扭曲部分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性压抑。 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人被关在密闭的空间中,失去自由,委曲求全。如果我们形成了习惯性的自我压抑,当在不需要自我压抑的时候依旧保留着压抑,这时候我们的生活会经常觉得委屈也会衍生出愤怒的情绪。 那怎么可以解除习惯性压抑呢? 首先,学会觉察自己的压抑情绪,区分当下的感受是因为过去(曾经最早有这种感受出现的时刻,一般是童年)某些不得不压抑的情境。 其次,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我长大了可以保护自己,我不需要用压抑这样的方式来应对冲突。我的能力足以让我能够真实的面对,真实的表达自己。 最后,用一个身体的动作来呈现这个表达。 当然,如果面对童年的情境时,我们还是选择压抑自己,那也要允许自己用这种方式,接纳自己当下的所有选择。避免因为觉得压抑不好带来的自责和自我贬低,这会造成二次伤害。 写在文章的最后,解除习惯性压抑,恐惧的情绪模式,是需要耐心、时间和自我力量的,毕竟改变是曲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