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青少年厌学叛逆青春期 >> 不要让你沉重的“付出感”,成为孩子的枷锁-绍兴嵊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不要让你沉重的“付出感”,成为孩子的枷锁-绍兴嵊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6-19     作者:绍兴嵊州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近两天,一个“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的话题在微博上掀起了热议,广大网友各持己见,有的说应该和孩子讲赚钱特别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努力打拼,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有些就持反对意见,告诉孩子赚钱有多难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有时候反而对孩子会是一种束缚。


我感觉赚钱不易这件事是可以说的,但是不代表需要一味地去灌输“我们家很穷,给你买这个东西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父母一次次地强调只会让孩子产生深深地自卑感,那种深入到骨髓的自卑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背上内疚感和负罪感。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谈话时曾经说到过这个话题,她出身于农村,父母的收入除了土地,就是靠平时做些零活得来的,所以从小到大,家里的物质条件一直不是太好,她从小到大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和父母张嘴要钱的时候,因为她感觉自己仿佛是在犯罪。


“要不是为了供你上大学,我也不会这么辛苦去外地打工”。


“这个复读机,可是我花了家里半个月的生活费给你买来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我们”。


“这辈子你就是我的未来,我们老了靠你了,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干活,就是为了你能考上一个好大学,跟着你享福”。


朋友和我说道:每一次听到父母说这些的时候,我心里那种自卑感和压力就来了,好像他们花出去的每一分每一厘都是在为我服务,我甚至有时候感觉我上学都是一种罪过;我知道他们这样说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但是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我们上一代人很多都是在贫穷之中度过的,他们认为这种能量的传达,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而伴随着这种压力,他们就能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


其实太多地父母都在用自己的付出绑架自己的孩子,我为了付出了一切,你就应该按照我理想中的状态去发展,父母不断用这种自我陶醉的方式对孩子诉说着自己的付出,但是这些话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会造成精神上沉重的压力、内疚、自卑甚至是负罪感,我更愿意将这种行为说成是一种绑架。


这种儿时产生的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此种教育思想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他们总会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情感,隐藏自己的情绪以换取他人的认可,我们所说的讨好型应该就是如此。


因为缺乏积极的教育,他们缺乏自信,他们自卑、怯懦、内向,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他们往往会委曲求全,压抑自己、成全别人,贫穷的烙印智慧代代相传。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孩子谈论金钱甚至是贫穷这件事情呢?


改变父母首先改变对贫穷的看法


如朋友所说一个复读机就花掉了全家半个月的积蓄,她的身上的承受多大的负担啊,这样的复读机用着真是亚历山大,面对贫穷时,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并且告诉孩子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穷并不是什么大事。


父母该精打细算时要精打细算,该大手大脚时就应该大手大脚,这样孩子才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孩子真正自卑的并不是家里的钱少,而是父母对待贫穷的这种思维和行为。


和孩子坦然交流


家里的经济情况可以和孩子坦然交流,富余的不必藏着掖着,没有的也不必自夸,让孩子客观了解到家里目前的困难,隐瞒家里的真实情况,只会让孩子与现实脱节;可能家长会担心贫穷会让孩子自卑,但是往往贫穷的思维比现实更可怕。


在贫困的现实下,父母应该尽力帮助孩子摆脱贫穷的行为方式,在自己能力可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帮孩子增长见识,眼界开阔的孩子才是一个内心不贫穷的孩子。


个人认为,赚钱难可以说,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快乐、充满爱、充满爱的环境,而不是让孩子在愧疚和不安中长大,养育孩子的核心永远不是物质,而是爱、尊重、关注与陪伴,强大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孩子在成年后,自信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