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青少年厌学叛逆青春期 >> 手机时代,莫让孩子患上“孤独病”!-绍兴嵊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手机时代,莫让孩子患上“孤独病”!-绍兴嵊州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6-21     作者:绍兴嵊州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公园里,一位妈妈在刷手机,一旁玩沙子的小男孩突然大喊:“妈妈,快来,这里有两只小蚂蚁在打架!”


妈妈不理睬,沉浸在刷手机中。


“妈妈,快来!”妈妈仍旧不理睬。


小男孩往沙池里抓起一把沙子,往妈妈头上撒去。


妈妈终于理睬了,她愤怒地冲到小男孩身旁,抓起孩子的小手狠狠拍打了一下:“让你捣蛋!这么没礼貌!为了惩罚你,以后都不带你来公园玩了!”


小男孩“哇”地一声大哭:“不要……”


孩子这种类似的捣蛋行为,在爱刷手机的家长身旁很常见,只不过是不同的孩子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有些孩子或许会不停地吵,吵到爸妈放下手机为止;有些孩子或许会直接爬到爸妈的膝盖上,跟爸妈抢手机;当然,也有个别有个性的孩子会采取“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的行为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爸妈爱玩手机,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手机时代”,孩子会得一种“病”,这种“病”叫孤独。


01. 手机时代的孩子更缺乏安全感


2017年,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依附研究中心主任米里林·斯蒂尔与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手机时代的宝宝,四成以上没有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未来这些宝宝会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有爱刷手机父母的宝宝,不容易跟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婴儿期的宝宝,是需要通过父母温暖的拥抱、轻声说话、愉快歌唱、玩具游戏互动等方式获取安全感的,但手机时代的父母,常常会因为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手机上,而忽视了对宝宝的陪伴。


有人甚至调侃说,手机时代的宝宝,更多的是被爸妈“拍”而不是被爸妈“陪”,这也说明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家庭现象。而对于宝宝来说,面对沉迷手机的爸妈,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哭闹得厉害,时间长了,他们便“冷漠”了不再哭,背后是宝宝们安全感的缺失。从小没能发展好安全感的宝宝,长大也会缺乏安全感。


下面这种人际表现,大家一定不陌生:一位女孩子看到一位男孩子从外表看起来“似乎”有安全感,便会轻易托付,即使遭遇家暴,也不会轻易放手。当她真正遇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却因为从没有安全感的真实感受而错过……


02. 臆想出来的误会!


我以前认识两个女孩,小薇和波波,她们两人是好朋友和同事。有一天晚上,波波给小薇发了一条信息:“睡了没,在干啥?”这时,波波再给自己男朋友打电话,发现关机。


小薇一晚没回复,男朋友也没理她,波波突然联想到会不会是他们好上了?在这样的猜测下,波波不停地寻找线索佐证自己的猜测,最后越想越气,便把小薇和男朋友的手机号删了。


当波波回到公司,才知道小薇的爸爸病危临时回家了,而自己男朋友的手机被人偷了。一场想象出来的误会!


其实波波的父母在她两岁时就离婚了,爸爸和妈妈各自重组家庭,她成了“累赘”,她便从小跟姥姥生活。姥姥耳聋,平时除了一天三顿饭食,年幼的她几乎没跟任何人有交流。被忽视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容易信任人,也不懂如何与人轻松地相处。手机时代的孩子,其实跟留守孩子或假留守孩子很相似,因为他们都学不会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式。


03. 负面人际模式的养成


美国波士顿医疗中心行为儿科学专家珍妮·拉德斯基曾经带领团队到餐厅观察一些父母与孩子就餐的互动情形。他们发现,父母在就餐时爱频繁使用手机的,大部分的孩子会变得焦躁,并且常常通过“捣乱”等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这会带来亲子矛盾。


父母这种行为,不仅会因为过于关注手机的信息动态而忽视孩子,除此之外,还会减少亲子互动,孩子也学不会正确的人际相处的方式。孩子们更多地,也会使用“不友好”的方式对待父母,比如故意使坏或大吵大闹。


我们常见有一些孩子,他们在与玩伴玩耍时,如果被玩伴忽视,他们可能会粗暴地推对方、朝对方尖叫,又或者会抢对方玩具,甚至会生气地跟对方说:“我不跟你玩了。”这很可能是这些孩子被父母长期忽视导致的行为结果。他们因为经常被父母忽视,没能从父母身上学会正确的人际相处的方式,并且这种负面的人际模式,也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模式,不懂与身边的人如何更好地相处。


写在最后: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爸妈的爱和关注,就像小种子需要阳光一样。缺乏爱和关注,会在孩子心里投下阴影,就像没有阳光的小种子会“生病”一样。你在孩子面前用手机频繁吗?你的孩子是否患上“孤独病”了呢?如果答案双“是”的话,欢迎联系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