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青少年厌学叛逆青春期 >> 孩子要高考,家长怎么办?这里有面向考生家长的心理学技巧-杭州下城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孩子要高考,家长怎么办?这里有面向考生家长的心理学技巧-杭州下城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6-24     作者:杭州下城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孩子马上高考了,一点都没有学习状态,整天在家里玩电脑、玩手机。”


“孩子上网课效率特别差,这次考生又掉了200名。就剩两个月了,我心里急得不行。”


“我得出去工作,孩子在家上网课,没有老师看着,根本不知道他有没有背着我在玩。”


“白天催他去学习,不听,在那边看小说。半夜催他去睡觉,他熬夜写作业。”


孩子面临重要考试,家长也十分忧心。既不敢催得太紧惹孩子反感,也害怕孩子找不到状态,影响学习效率。


高三阶段,学生往往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此时,家长就能成为孩子最有利的后盾。针对这样的压力环境,家长们也应当了解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考试。


1.用计划性代替催促


在针对学生的访谈中,很多人表示“我本来计划要去学习,但是家长一催,我反而不想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家长在催促的过程中,抹消了孩子的主动性,将孩子“主动完成任务”变成了“听家长的话被迫完成任务”。自主性降低了,学生自然失去了动力。


很多家长看着孩子不学习就会感觉十分急躁,呵斥、催促孩子赶快去学习。这样一来很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降低孩子的主动性。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在每天早上询问孩子“今天要做什么、大概要做多久”,在学生打游戏、看手机的时候询问孩子“你想放松多久?到什么时候开始学习?”


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留,而一旦孩子做出了自己的计划和承诺,就会自主地按照计划执行。如果孩子超过规定时间还在休息,家长就可以适度提醒“你该按照计划做了”,让孩子回归学习状态。


2.批评对事不对人


在高三巨大的压力下,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的心理。如果这时家长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情绪问题。


有时候,家长因为太着急孩子的学习状况,常常会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但是,这种批评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采取“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否定事情,而非否定人格。


例如,有的学生周末赖床,家长不能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懒”,给孩子贴一个“懒”的标签,而是应该对孩子说:“今天你起晚了,要早一点。”


同样,如果学生在考试中成绩很差,也不能说孩子“太蠢、一点也不用心”,要只针对这次的情况进行批评,例如“你这次数学成绩很差,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3.及时关心孩子精神状态


高三的最理想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在家里,父母要向孩子做好表率,身体力行地提供一个学习环境。适宜的学习环境应当是安静的、没有外界环境干扰的。


有的父母在学生学习时,还会在一边看电视、或者开大声看视频,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如果父母在一边放松,学生就会被这种放松的情绪影响,从而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此外,家长也要纠正学生学习时的一些坏毛病。有的学生会带着手机学习,美其名曰“查资料”、“计算器”、“听音乐”。但是,众多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手机会成为巨大的影响源,并且无论孩子玩不玩手机,只要手机摆在身边,学生就会把精力放在手机上。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孩子在学习时看手机。


最后,家长也要做到“有张有弛”,不能死盯着孩子读书,也要让孩子偶尔出门锻炼、放松,或是寻求咨询师进行倾诉,来释放学习中的压力。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考生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支持。祝愿各位家长都能成为学生最坚强的后盾,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