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618年中大促,3招教你少剁手-合理消费养成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8-25 爱逛街是女人的天性,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当你一进店的时候,看到店铺里最显眼商品价格时,你就对这个店的商品价格在潜意识里有了一定的定位,接下来,在店里继续逛时,看到其他商品的价格较之低时,就会表现得更容易接受。 你有想过原因吗?其实很简单,这是“暗示心理”在作祟,当你看到显眼位置的商品比较贵时,就被商家暗示了这家店的定位,在接下来的选购中,你都会不知不觉得和这件商品作比较,从而很自然地掉进了商家预先设置好的“陷阱”。 那什么是暗示心理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无反抗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含蓄委婉的间接方式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诱导其思想和行为符合暗示者的期望。 三国时期,在士兵长途跋涉,干渴到精疲力竭的情况下,曹操突然告诉众人,前面就有一片甘甜可口的梅子林,坚持一下就到了,结果梅子“酸”的暗示,竟然让士兵的口腔中分泌了大量唾液,起到了暂时止渴的作用。望梅止渴的故事就体现了暗示心理的作用,这种含蓄的间接影响,让人们不知不觉中被牵引,从而使暗示者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暗示心理可谓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对此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暗示者按照设置好的 “陷阱”牵着鼻子走呢? 其实也不然,心理暗示或许很强大,不过也并非无法战胜。因为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所以成人只需要稍加心理防线就会识破心理暗示。 时值618年中大促,为了防止剁手那么到底我们具体都会被怎样的心理暗示呢?又该如何去克服呢? 1、实事求是,不虚荣,不过分追求名牌 青年男女心高气盛,比较热衷名牌的消费,为了一个名牌包不惜网贷而把自己推向深渊的新闻频出,说到底是虚荣心太强。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店家为了让自己的商品脱颖而出,会对消费者进行这样的心理暗示:我们的商品很名贵,牌子响亮,购买后可以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或非凡能力。 当你虚荣心强的时候,就很容易接受商家的这些心理暗示,让自己购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物品,让自己陷入财务危机。 2、拆穿心理暗示下的心理捆绑,理性消费 近年来,粉丝经济盛行,很多店家请明星来代言产品,以此暗示消费者购买这件商品就可以和明星有同款,很多消费者看到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不管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就进行购买,这也是常见的暗示心理导致的非理性消费。 暗示心理会和很多效应进行捆绑,比如上述的明星效应,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何而购物,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还是仅仅为了追随明星呢?只有我们能更好拆穿心理暗示下的心理捆绑,才能做到理性消费。 3、列好清单,按需消费 《心理学大词典》对暗示作用是这样描述的:“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现在随便打开手机或者电脑网页,各种大促信息扑面而来,让人防不胜防。再加上各种app后台大数据统计,按照你的喜好向你推送符合你口味的产品,可能你最开始只想要买一条裤子,最后短袖、鞋子、耳钉、包包等你其实也没有那么需要的物品。 要想避免这种不经意间剁了很多不该剁的手的情况,你可以提前列好你需要购买的物品的清单,浏览到让自己产生购买冲动的产品,拿出自己的清单对照下,如果不在清单范畴之内,坚定地说一句: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