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情人节专刊】“晕轮效应”带你了解为何“情人眼里出西施”?-恋情晕轮效应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3-03-03 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夏老师来跟你分享一些爱情心理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为何人们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首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伊丽莎白·巴莱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诗人,坎坷的命运使她与五彩缤纷的生活擦肩而过。多年的病痛折磨使她卧床不起,年近40的时候仍是孤身一人,但她写得一手好诗,拥有众多诗迷。 与白朗宁的结识是从一封白朗宁致女诗人的信开始的,在几个月的密切通信后,巴莱特也收到了白朗宁的求爱信。鉴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巴莱特拒绝了他,但白朗宁坚持不懈,终于打动了巴莱特尘封已久的心。 两人见面的时候,白朗宁拉着巴莱特的手说:“你真漂亮!”白朗宁的意外闯入,使巴莱特原本灰暗的生活出现了斑斓的阳光,更不可思议的是,多年来纠缠她的疾病也有了好转。 在别人眼里,巴莱特相貌并不出众,而且身体还不健康,何美之有?可白朗宁在她的诗里发现了她的内在美,在她身上感受到了由内而外的魅力,巴莱特成了他眼里最美丽可爱的女人。 01是审美出了错?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恋爱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说是爱情的必需组成部分,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学上所称的“审美错觉”。 审美错觉是对审美对象深入体验之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真实的美的感觉。这种审美感觉在客观上看好像是失真的,但在主观上却是真实的心理体验。 0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指人们在交往认知中,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这种错觉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晕轮效应”。 就像故事中的巴莱特,写得一首好诗,掩盖了自己相貌平平,身体残疾的事实。在白朗宁心中觉得她就如同月光那般皎洁明亮。 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不足,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03晕轮效应的积极作用 热恋中的男女对异性美的审视,既针对其外在体貌特征美,也针对其内在心灵美。 晕轮效应其实是很有意义的:它使情人发掘出恋爱对象身上更深层的美以补偿某种不足,可以推动爱情的发生与发展,而不至于使那些外表并不美的人一生孤单。但如果审美者本身没有健全的审美意识,或者这种错觉发展到过分的程度,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产生审美错觉的内在原因。正常人总是向往美好的事物,并且往往把善良、真诚与美联系在一起。美丽的外貌容易引起人们对真、善的联想,从而产生好感,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 04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 真、善的内在本质也容易引起人们对美的思考,从而产生美感,这是正常的心理效应。但无论对真、善的理解还是对美的欣赏,都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 如果爱情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下的审美,就容易暗藏危机,导致日后婚姻和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果审美错觉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爱的激情日趋平息,光环效应随着消失,后悔就为时晚矣。 恋爱中的男女,容易被对方容貌的美丽光环迷住双眼,而忽视了其美丽外表掩盖下的丑陋灵魂。 巴尔扎克曾对这种情况做了精辟的描述:“在虔诚的气氛中长大的少女,天真、纯洁,一朝踏入了迷人的爱情世界,便觉得一切都是爱情了。她们徜徉于天国的光明中,而这光明是她们的心灵放射的,光辉所及,又照耀到她们的爱人。她们把心中如火如荼的热情点染爱人,把自己崇高的思想当作他们的。” 有些人,由于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冷静、客观地审视对方,见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了优点。例如有位女子爱上了一个颇为英俊潇洒的男子,英俊潇洒盖过了其他一切。当他有些粗鲁时,她却认为是豪爽;他挥霍浪费,她却认为是慷慨大方;他有些方面不老实,她却认为这是聪明机智;甚至他和别的女人勾勾搭搭,她还认为这是由于他的魅力所致……直到她最后吃了大亏,才后悔莫及。 05写在最后 热恋中的人,要正确看待审美错觉。出现错觉无可厚非,但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指导和修正这种审美心理。 爱对了人,天天都是情人节!祝各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