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网络游戏成瘾 >> 商场盲盒扭蛋抽奖为何让人上瘾?| 心理探秘:薛定谔的盒子-绍兴柯桥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商场盲盒扭蛋抽奖为何让人上瘾?| 心理探秘:薛定谔的盒子-绍兴柯桥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4-02     作者:绍兴柯桥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近年来,在各大商场里陆续出现了一些半人高、或是一人高的机器。机器里摆着一些精致可爱的盒子或是蛋型容器,能拆出可爱的玩偶或是动漫周边,甚至还有些能拆出口红、毛巾等生活用品。

但是,这些东西之所以叫“盲盒”、“扭蛋”,正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包装完全一致,内容物则有多款——在拆开包装前,你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


目前,这种新型的玩具已经席卷了当代年轻人,甚至还引起了“炒盲盒”的风潮:为了抽到限定款、隐藏款,年轻人们或一掷千金,抱走成箱的玩具,或苦练“技术”,摇盒、称重、研究规律,尽显十八般武艺。

为什么盲盒、扭蛋令人欲罢不能、买了又买、抽了又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小小盒子中存在的心理学效应。

几十块可以买到什么?它不能让你在赌场逍遥,却能让你获得一个盲盒,从而享受和赌博相同的乐趣。

人类在进行赌博行为时,大脑会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感。而多巴胺的分泌是早在结果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的:无论你是否能赢钱(抽到稀有娃娃),你的大脑预期会有好事情发生,此时它就会分泌多巴胺。


我们的大脑喜欢不确定、喜欢冒险和随机性。这种生物本能最早用于人类的繁衍与探索,使后代能够在更大的环境范围内生存和进化。

但是现在,这种本能被用在了“拆盒子”当中——每一次扭蛋、拆盒、抽奖,都是大脑的一针兴奋剂。

想想看,当你连拆十个盲盒都是普通款,你可能会感到沮丧。但是,当你开到第十一个时——Surprise!你抽到了一个稀有的隐藏款。

这时你的想法是什么呢?是不是感觉精神一震,又有了玩盲盒的动力?


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我们的行为受到“强化”的影响。当我们受到正强化,我们就会增加自己进行某种活动的概率。例如,一个孩子每次读书之后就会收到一颗糖,就会激励他读书。在正强化中,“不定期强化”能起到最大的效果,也就是随机、不定期地给予刺激。

在盲盒中,商家也运用了这种心理。你抽到的盲盒大多数是普通款,但是偶尔也会抽到稀有款——只要你抽得够多。这在概率上是有迹可循的,但是人会从中受到莫大的激励。

因此,“隐藏款”作为一种不定期强化,会让我们欲罢不能——一时抽一直爽,一直抽一直爽。

从童年的干脆面水浒卡,到前几年盛行的阴阳师、明日方舟等集卡游戏,再到现在的盲盒、扭蛋,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集齐一整套。

收集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会为我们带来满足感。“收集”这一行为作为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本能,也可以使我们获得多巴胺的刺激。每收集一个新的手办款式、获得一个新的玩偶,都会令我们感到满足。而“全收集”作为收集党的最终目标,它带来的安全感与满足感绝不亚于获得事业成功带来的快乐。


想想看,成山的手办墙、全套的珍稀阿狸玩偶、假面骑士腰带……这是一种彰显财力和幸运的绝佳办法,也是获得成就感的一种代替渠道。

装着玩具的盲盒、装着动漫周边的扭蛋、装着化妆品、衣物的“福袋”,已经在我们身边悄悄兴起,这些善于把握顾客心理的商家已经将“真人抽卡游戏”发展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处于产业链当中的我们,被这种新颖的消费方式吸引也无可厚非——通过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体验一次快乐,这是在当下压力生活中多么宝贵的事情。

但是,盲盒再好,也要保重钱包,考虑自己的消费能力,不要变成“盲盒一时爽,钱包火葬场”。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