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网络游戏成瘾 >> 护士一线抗疫,儿子10万打赏主播 ——杜绝孩子网络成瘾,一定要注意这几点!-绍兴新昌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护士一线抗疫,儿子10万打赏主播 ——杜绝孩子网络成瘾,一定要注意这几点!-绍兴新昌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4-02     作者:绍兴新昌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很多行业横空出世,比如网购让很多人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品。互联网的普及还催生了另一个行业,那就是短视频和直播行业。但与此同时,直播行业也影响了一群还没有辨识力和自控力的未成年人。


据报道,在陕西大同的护士韩女士,丈夫在外地公司,自己奋斗在疫情第一线,留10岁儿子一人在家。而最近,韩女士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十万元积蓄“不翼而飞”,她从转账流水查看钱款去向发现钱都打赏给了某直播平台主播。




韩女士询问儿子后得知,儿子按照学校规定在家里用手机上网课,却被直播平台的主播吸引,不知不觉就给主播打赏了近10万元礼物。


后来,在韩女士多方呼吁,该直播软件平台最后终于答应,给韩女士进行全额退款。


这也许是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学校让使用手机,而家长又无法掌控实际情况,造成了孩子过度迷恋手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下面从家长的角度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会对家长朋友们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01. 不能使用暴力解决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尊,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作为家长,自己就应该对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威,要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当看到孩子上网成瘾无法自拔的时候,总是粗暴地对待孩子,希望他们能够马上戒除网瘾,回到正常的生活的轨道上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所以有家长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方式,比如禁止孩子上网,打骂孩子,不给孩子零花钱作为惩罚措施,这样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更加依赖网络,一方面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可以挑战家长对自己的态度。




02. 把握孩子心理特点


很多家长都以为自己对孩子很了解,然而很多情况下,这都是家长自己的假想。家长看着孩子长大,但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当孩子逐渐长大,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之后,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变化。


家长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当孩子的心理发生这些变化的时候,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观察到。对于上网成瘾的孩子也一样,当家长发现孩子上网成瘾之后,一定要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出发,多和孩子沟通,了解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

 

03. 变“堵”为“疏”


要为网络成瘾的孩子提供一个理解的氛围,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从心理上彻底斩断网瘾,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对待这样的问题一定要“疏”而不要“堵”。


当不能彻底阻断孩子上网时,就采取逐渐缩短上网时间的办法。逐渐缩短时间会提高有些孩子的抵抗力,并采取一些提示性方法,比如说先设定孩子上网的时间,时间到了,屏幕上就弹出结束的警告,或者说提示闹钟等警示物。




04. 转移孩子注意力


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与朋友交流,让他们回归到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乐趣之后,他自然也会将自己的兴趣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转移到现实的生活中来,这对治疗孩子的网瘾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戒除网瘾,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在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参加体育活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




05. 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也是促使孩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们应该首先反省自己是否在家庭关系的营造上面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是否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温暖的家庭环境,用家庭的温暖帮助孩子克服网络成瘾。




06. 联合外部环境共同救治


孩子网络成瘾不仅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的外部原因。解决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不仅仅是家长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家长要积极地同学校、社会展开沟通,有效地配合学校和社会戒除孩子网瘾的努力,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写在最后:

一旦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一定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救治,要知道越早救治,成效越好。首先要分析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然后再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是不管是由于孩子自己的原因,还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都要针对孩子自身展开有效的救治。



参考资料:


1. 《网瘾:被杜撰的精神病》凤凰网


2. 《什么是“网络成瘾”?权威判定标准来了》海外网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