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被宠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时间:2022-06-14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心理扭曲的孩子中,很多都是被父母惯坏了的,有的因为心生嫉妒而伤害同学,有的因为攀比而变得抑郁自卑,有的因为考试失败而选择自杀……家长们不禁疑惑,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极端?难道宠着他们也是错吗? 一位14岁的孩子,因为早恋分手而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要走了,在这个世上活着,让我太痛苦了!”自从小伟和同班的初恋女友菁菁分手之后,曾经两次割腕自杀,幸好被妈妈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才逃过一劫。但是昨天,小伟再次发了自杀的短信,这让妈妈感到心力交瘁,心如死灰。 小伟和菁菁都是初二重点班的学生,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小伟性格内向,和菁菁是同桌,两个孩子刚开始是很要好的朋友,后来不知不觉谈起了恋爱。但学校是不允许早恋的,于是老师通知了双方家长,谈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压力下,两个孩子便分手了。分手之后,小伟接连三次自杀。 最后一次给妈妈发短信说自己想要自杀,他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据小伟妈妈回忆,自打小伟出生依赖,一直都对他百依百顺,什么事都替小伟做,他这么大了,连一条内裤都没洗过,工作日住校时换下的衣服也是统统拿回家让妈妈帮他洗好、晾干、叠好之后再带回学习。他从来都是被无微不至地被关怀、照顾着,因此失恋是他从小到大遭受的最大的挫折。 案例中的小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来没有吃过苦,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那么等到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就会难以承受挫折。 家长朋友们该如何做才能处理好孩子被溺爱的问题呢? 01. 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如果家长做得不好,很难保证孩子不沾染父母的坏习惯。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父母不好,被孩子看到后,孩子说:“以后我也这样对你们。”这个时候家长才恍然明白,原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啊。所以,想要孩子表现优秀,首先,家长自己就要身先示范。 02.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无条件得满足 在家中,孩子是需要受教育的对象,所以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适当地满足他们。让他们明白什么可以要,什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03. 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回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让孩子只知道享受不懂得付出,长久以往,会让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行为和心理。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和努力,因为没有什么是轻而易举就得到的。 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劳动也是很快乐和幸福的。并且,在帮助家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 04. 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问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爱子亲切,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儿苦,他们总想让孩子在环境优越的地方生活,舍不得让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孩子在面对一点儿小挫折的时候,家长总是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习惯于过度保护孩子,但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任性,不懂感恩,也经历不起生活中的半点儿波折与困难,凡事都习惯于依赖别人。 父母爱孩子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教会孩子独自面对生活,摔倒了爬起来,经过数次磨炼之后,孩子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05. 教育孩子形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节俭的生活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真正聚集生活的财富,除了要“开源”,还要“节流”。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将钱用在刀刃上,比如,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真正价值。 写在最后: 有的家长仅仅是非常热衷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其余一概不管孩子,这样不但不能让孩子独立健康的成长, 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成为生活的巨婴,会让孩子对金钱特别看重,且带有攻击性。如果你想彻底破解孩子的心理问题,打开心结,请联系杭州绍兴热馨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