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青少年厌学叛逆青春期 >> 你的压力让你触底反弹,还是把你拍在沙滩?-杭州下沙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你的压力让你触底反弹,还是把你拍在沙滩?-杭州下沙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6-23     作者:杭州下沙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从小就要参加各种比赛,进行各种排名,我们从小就要学会适应一件事儿,那就是竞争。为什么我们这么热衷竞争?为什么老师总是喜欢让“好学生”和“差生”坐在一起?


只要是有竞争就有输赢,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要赢,但人们总是不想输的,而这种竞争的压力就经常会让我们过度紧张,反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但有时候,竞争也能激发你的潜力,让你赢面更大。


那竞争和潜力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势均力敌的时候,竞争才会有激励作用。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停地和周围的人竞争,考试成绩、工作业绩、社会财富等等各方各面的竞争,常常让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但是我们都信奉一句话,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确实,我们去看看那些成功的牛人,他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超乎常人想象的竞争压力。


看起来好像竞争带来的压力,能激励人取得更大的成绩,于是我们从小就被放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里。比如,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给学习好的小朋友发小红花,让他们上光荣榜,这背后的逻辑是,表扬优秀同学可以让全班同学感受到竞争压力,他们就会奋发图强迎头赶上。甚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师会刻意让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当同桌,一个原因是优等生刻意帮助差生,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差生感受到竞争压力,激发出学习潜能和热情。


这个从常识上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几年前,美国有位经济学家在美国空军学院的学生身上做过一项研究。美国空军学院是全美最一流的高校之一,福布斯杂志曾把这所学校选入全美十佳大学,这所学校的入学录取率仅为14%,能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资质都特别好。但是呢,水平高的学生之间往往竞争更激烈,成绩总能分出个高下。这所学校的学生入学之后会迅速分化,一个班里有成绩好的,有成绩中等的,也有成绩差的。尽管这些学生入校的时候都通过了层层选拔,但每年依然有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学校的竞争环境,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毕业后也找不到正经工作。


本来都是很优秀的学生,怎么会差到这个地步呢?这位做研究的经济学教授就想改变这些差生的心态,他把好学生和差学生放在了一个班里,但实验结果令人出乎意料,“差学生”并么有因为“好学生”的榜样作用而提高成绩,相反的这些“差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但因此实验而被分出去的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组成了一个新班级。一年后这帮人成绩却有了明显提高。这个结果再结合前面差生成绩下滑的事实,就说明势均力敌的时候,竞争会有激励作用,而实力差距比较大的时候,竞争完全起不到激励作用。


心理学家们还做了一些其他研究,也印证了这个结论。他们发现,不论是美国公司的销售部门,英格兰摘草莓的农民,还是荷兰服装连锁店的售货员,当他们和水平相近的人竞争时,生产效率都能普遍提高10%到50%,而和水平相差较远的对手竞争的时候,效率都会下滑。这就启发我们,对一个集体来说,想要让更多人赢得竞争,就应该想办法创造一个势均力敌的环境,如果实在无法势均力敌,就想办法让实力差距不那么直观。


举个例子,法国有家银行曾经做过一场为期两个月的贷款销售竞赛,竞赛期间每天都公布当天成绩最好的分行,也就是“日冠军”。因为银行贷款量波动很大,单日的偶然性因素很多,所以这2个月的比赛时间里,很多分行都拿过“日冠军”。虽然对很多小分行来说,它们的业务总量绝不可能夺冠,但“日冠军”却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点,这让分行员工们工作更卖力,在剩下的比赛进程中,它们的销售额增加了28%。这就是因为日冠军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制造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假象,让各分行的实力差距不那么显性了。


所以,竞争和潜力更像是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适当的竞争可以激发你的潜力,但当竞争超出一定限度,再增加竞争强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我们知道了竞争激发潜能的作用边界在哪里,竞争有时候能激发你的潜力,让自己赢面更大。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