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及区分-绍兴柯桥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5-07 恐惧症是患者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心理医生介绍:患者明知课题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自己的这种极度恐怖的表现极不合理,但是在相同场合下还是会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 恐惧症表现有哪些呢? (一)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敢进入商店、公共汽车、剧院、教室等公共场所和人群聚居地,担心忍受不了那种场合下将要产生的极度焦虑,因而回避。严重者根本不敢出门,对配偶和亲属的依赖特别突出。 (二)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社交时害羞、感到局促不安、尴尬、笨拙,害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他们不敢在人们的注视下操作、书写或者进食。他们害怕与人们近距离相处,更害怕参加以自己为中心的活动,他们不敢当众演讲,不敢与重要人物谈话,担心会脸红,有的患者不敢与别人对视,害怕并且回避和别人的视线沟通。 (三)单一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单一恐惧一般起于童年,其症状比较恒定,多只限于某一特定对象,但是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却可能在消除了某一物体的恐惧后又出现了新的恐惧对象。 那么针对恐怖症,一般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恐怖症的治疗一般以行为疗法为主。行为疗法需要弄清患者的恐惧是如何形成的,尤其要搞清楚首次发病的原因。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和精神刺激因素,采用适当的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暴露冲击疗法。除此之外,松弛疗法对缓解患者恐惧家焦虑的情绪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