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心理平衡和大自然物体运动平衡有哪些相似性和不同特性?-杭州下沙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5-21 自然科学有关于平衡的描述,如力的平衡就是各种力互相抗衡,如压力和支撑力平衡,压力越大支撑力就越大,物体处于平衡的状态。 当物体处于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是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也就是没有加速度。 那么心理平衡是怎么回事? 心理平衡也像大自然物体的平衡状态,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就是心理平衡的表现,心理平衡实际上就是心理的平稳性。 心理失去平衡,表现为心理状态的突变,如从紧张,突然强行放松,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从激动强行压制自己把自己从激动的状态压到心平气和的状态,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憋得慌。 从心情不愉快,郁闷强行拉高自己的情绪,也会导致内心的不舒服,也是一种失衡的表现。 当人受到外界大的刺激时,人的心理会受到冲击,这时人的大脑和身体会有一种反应机制来做出反应来抗衡这种刺激,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这时人不能人为的改变这种平衡。 人的心理变化是一种量变的过程,量变实际上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如果过急的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内心就会感受到压力,而产生焦虑感。所以当我们想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或想实现某个目标时如果过于急切就会感觉到压力和焦虑。所以一个心理平衡的人,在想这些问题时,想得到达到某个目标时不会过于急切,而是缓和的温和的想,这时的压力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