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2-5849-6946(微信同号)

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首页 >> 心理探索 >>职场心理咨询 >> 看好钱包,远离报复性消费-养成合理消费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详细内容

看好钱包,远离报复性消费-养成合理消费心理咨询为你呈现

时间:2022-08-17     作者:养成合理消费心理咨询【转载】   来自:心理咨询网上平台

前两天,朋友向我“哭穷”,月薪过万,没有车贷、房贷的压力,也不用养孩子,一个月下来,钱包里空空如也,想要存钱,结果一年下来存了个寂寞。

image.png

还好朋友有记账的习惯,她分析了下自己的消费习惯,发现自己消费比较高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是电商平台搞活动的时候。


工作忙、压力大的时候,人内心的焦虑情绪无处纾解,当工作忙过之后,就容易将购物作为自己的情绪释放口,通过不停的“买买买”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


随着直播带货、各种购物平台的兴起,从年初开始的“年货节”,到“女神节”、“6·18大促”、“双11”、“双12”等各种电商大促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购物,都会趁机囤货。


这其实就是属于报复性消费。


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指的是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


比如说去年年初,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大家不能像往常一样出门逛街、购物,出于安全考虑,网购的频率也大大减少,而当疫情稳定后,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就开始冒头,开始疯狂消费。


报复性消费一般发生于短时间内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比较低的情况下。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其中,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所以低层次的需求又被称为“缺失性需求”。


当低层次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容易产生缺失感,出现不安、焦躁等情绪,这个时候很容易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来平衡自我情绪。


记得刚开始工作时,为了省钱,规定出自己每天最大的花销,除了一日三餐和日常用品外,其他花钱项目基本不考虑,衣服能穿就不买,聚会能不参加就不参加,零食能不吃就不吃。


可是,这种清心寡欲的日子坚持了至多一个月,就开始忍不住剁手,进行报复性消费,来弥补缺失的生理需求和社交需求,钱反而没攒住。


其实,除了报复性消费外,像是报复性吃喝、报复性喝奶茶等,大多也是因为缺失性需求没有被满足。


要减少报复性消费,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1.提前做好预算规划


每个月做好当月预算规划,将当月工资的一定数额用于固定存款,一部分数额用于处理紧急情况,剩余的部分用来日常开销。


要避免报复性消费,需要的不是堵而是疏通。可以提前列一张购物清单,将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出来,购物的时候根据清单来,减少购买不需要物品的机会。


2.学会延迟满足,不冲动剁手



心理学上,延迟满足是指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避免报复性消费方面,延迟满足也有应用价值。在遇到心动的包包、衣服、口红等,不是立刻下单,而是将物品添加到购物车,过段时间再打开购物车,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购物车里的很多物品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诱惑力。


3.改变提前消费的习惯


借呗、花呗、信用卡等提前消费工具,让很多年轻人成为了卡奴,过上了“精致穷”的生活。虽然提前消费可以缓解部分经济压力,但却会给人一种“我还有钱”的错觉,稍不留神就会超额消费。


你今天花的钱,总有一天是要还的,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如改变提前消费的习惯,避免成为被欲望控制的工具。

关注平台公众号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9号(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TEL:18258496946
微信:rexinxinli
邮箱:404692594@qq.com

课程

关于

心理

联系

热馨心理咨询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网站联系人删除

技术支持: 杭州云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