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心理探索
|
患有5年的焦虑症被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就解决了 | 心理咨询真的只是“聊聊天”?-绍兴诸暨心理咨询为你呈现时间:2022-04-14 小W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她对心理咨询效果提出了质疑。其实,怀揣这样疑惑的来访者,小W并不是第一个。 “我比较关注效果,请您告诉我您要怎么治疗我已经患了5年的焦虑症?有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能让我一次就解决我的问题?” 其实在这背后,来访者更多的期待我们咨询师是一个神,一个法师,一个长老。比如找到一个无懈可击的办法,可以迅速把他们从痛苦中拉出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或者使用一个神奇的法术,可以将一段不悦的记忆删除,并将愉悦感根植他们的大脑;或是像智者一样说出精辟的话,醍醐灌顶后,让他们幡然醒悟。最好是——能用一次咨询就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 “咨询收费那么高,才一个小时就要好几百元,说10分钟都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但聊聊天就能解决我的焦虑吗?确定这不是在骗钱吗?”来访者普遍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心理咨询=聊天,我付了这么高的咨询费就是找个人陪我聊天吗? 心理咨询的聊天不同于社会交往的聊天。它是一种有目标,有评估,多层次的治疗手段。为了保证心理咨询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咨询开始之前,心理咨询师应当协助来访者,一起制定心理咨询目标,这对于做好心理咨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确定心理咨询的目标,可以明确心理咨询的方向,选择心理咨询的方案,调控心理咨询的进度和过程。有无心理咨询目标,是判断心理咨询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志。 没有目标的咨询没有针对性,难以解决问题,只是一般的聊天谈话,对来访者的帮助很小,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作心理咨询。真正的、规范的心理咨询,一定要有咨询目标。 有些咨询目标的实现程度可直接从来访者的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咨询师可以根据一些重要的行为指标,在实际会谈中有意识地观察来访者的行为,评估咨询目标的实现情况。 有些咨询目标的实现程度则是通过观念的转变、情感的调节来间接反映,这可以用心理测验量表来评定。总之,制定可以评估的咨询目标,有助于来访者和咨询师看到咨询成果,鼓舞双方的信心,及时发现不足,调整咨询措施和方向。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当经常评估咨询效果,根据咨询效果调整咨询内容和方法,以便尽量接近和实现咨询目标。 咨询师应当合理安排阶段性目标,从一个阶段目标到下一个阶段目标要有一定的跨度,呈现出递进性。 心理咨询目标具有层次性,可以使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清楚努力的方向和所要争取的结果,这对于促进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咨询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王老师有话说: 我用了两个疗程治好了被焦虑折磨了5年的小W,也解开了她开篇提出的那两个疑团。如果她早些时候就医,只需要几次咨询就能见效,但小W的病已经从当年的轻度焦虑,发酵5年后,变成了重度焦虑,中度抑郁。正如《扁鹊见蔡桓公》中所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记住:有病及时就医,是对自我身心最好的保护。而如果有哪个咨询师让你感觉只是普通的陪聊,就要小心他的技能水平了。 人们对心理咨询有很多不同的描述,百家争鸣的感觉。我想通过跳舞的比喻来描述心理咨询这个过程——来访者和咨询师谈话的过程就如同共舞。谈话中的语言信息是舞曲,贯穿始终。非语言信息是舞步,蕴含了来访者当下的思维、情绪、情感等的变化。咨询师时而是变化的跟随者,时而又是变化的引领者。 每个咨询案例都有它的不可复制性,每个来访者都有他独特的一面。在亲密无间的舞蹈中,来访者会跳出一支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之舞,最终完美谢幕! |